《台灣的地方新節慶》

台灣的地方新節慶 
陳柏州.簡如邠 著
遠足文化
2004年3月5日初版

本書精心挑選台灣新興的三十二個節慶,依北、中、南、東及離島等區歸類,介紹其背景、活動內容和特色,例如北部的鹽寮國際沙雕節、石門國際風箏節、鶯歌陶瓷藝術季、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、新埔柿餅節等,中部的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、苗栗桐花祭、三義木雕節、媽祖文化節等,南部的鹿耳門文化祭、府城七夕成年禮、麻豆文旦節、東港黑鮪魚觀光季等,東部的宜蘭國際童玩節、宜蘭綠色博覽會、三星蔥蒜節、南島文化節等,離島則有澎湖風帆海鱺節。教導讀者如何體驗地方的風俗民情,玩出節慶的趣味。


嗯,我不太瞭,好像現在所謂的「社區營造」、「地方發展」,就是要來個統一招牌、某某觀光季之類的活動,而某某觀光季又一定要把地方特產弄個某某大餐才行。

我向來不喜歡統一招牌這件事。很多人批評說招牌太凌亂,可是我看過很多地方的統一招牌,不知是不是因為少了設計感,只覺得那些招牌是被穿上制服,很死板單調沒生氣。

至於這種地方新節慶,有些真的辦得很好,充份體現地方特色;但有些呢,也真的只是炒作之下的產物,藉由所謂的觀光季,哄抬地方特產的價格。

我有寫到一篇內門的藝陣嘉年華,許久以前,我就非常喜歡內門這地方,5度造訪。前幾次到內門,那還是個沒沒無聞沒觀光客的貧瘠鄉鎮,只因對觀音佛祖的虔誠信仰,當地居民在觀音廟前埕「舞三年、歇三年」的陣頭演出,後來在觀光局的介入規劃下,變成了觀光季活動,湧入的人潮一年比一年多,還搭建舞台供演出之用。當地人樂見這樣的變化,畢竟在觀光季的推動後,有了週邊商品的收益,也讓這些陣頭表演團體的名聲大響,有時也有到外地演出的機會。但我這個外地人,卻自私地留戀於當年的原味的陣頭表演,沒有利益考量,沒有繽紛舞台,單單純純的就只是表演給神明看的「初心」,總覺得那時的陣頭演出最有味道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