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鎖期間的風箏叔叔


2020年3月24日至7月21日,為期120天的防疫封鎖終於解除。

封鎖初期,除了販售生活必需品的店家可以短時間開放,其餘都必須停閉;官方也呼籲民眾在採買生活必需品之外盡量待在家裡,不時還有警察在各個街區勸導人們立刻回家。

封鎖初期的生活,充滿了未知、不安、煩悶。

有天,我先生瞥見櫃子的一疊包裝紙,那是先前買來要包裝店裡的圍巾的,於是他拿了一張包裝紙、從掃把抽出細枝,就這樣做了一只風箏,帶著兒子到屋頂玩了。

對面的鄰居看到了,問我們風箏哪兒來的,我先生當天立刻再做一只風箏送給對面鄰居。連續好幾天,每天都看到我先生在做風箏,每天都看到他拿風箏給不同鄰居。

有天早上,我先生出門買菜,回家時他開心地說,「我今天買到一支很棒的掃把!」
「很棒?是指掃地?還是用來做風箏?」

再過一陣子進入微解封時期,商家已經可以營業,民眾可以出門活動、私人車輛也可以行駛,所以人們不再只能待在家裡,我家的父子倆也很少在家玩風箏了。不過,每隔兩天,還是會有鄰居(其實根本是其他巷子的住戶)小朋友來敲門「Uncle,幫我做個風箏好嗎?」

有時,我在屋頂晾衣服,看到前後左右不同樓房的屋頂上都有我家製作的風箏飛著,我總是感到十分開心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